據相關統計,在發達國家70%以上的藥品,都是通過報銷計劃和其它機制由公共機構資助的。例如澳大利亞藥品保險補助制度,就覆蓋了市場上90%的藥品市場。
近兩年,有不少人認為,基藥目錄在醫藥市場的重要性似乎不如從前。而對于那些并不一定需要基藥身份的產品來說,能夠安全呆在醫保目錄,才是王道。
除此之外,多數人認為,基藥不再強制規定,基層配備一定比例的非基藥,將要顛覆以往的各級醫療機構藥品競爭格局。
在筆者看來,一旦基藥的醫保報銷比例比非基藥要高,且部分基藥在全國范圍免費提供,這一系列舉措的推動,將給目前的醫藥市場格局,帶來更大的沖擊和影響。
到時候,你還會覺得,基藥目錄不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