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桂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發布醫用耗材競價公告,為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降低醫院的運營成本,該院決定分批次開展醫用耗材的院內詢價工作,對院內現有耗材產品實行二次報價,明確競價產品報價必須在醫院原有采購價格的基礎上降幅下調(國產耗材下浮20%,進口耗材下浮10%)。本批次竟價為心血管內科、胸心血管外科、腦卒中科專科耗材。
對報價產品的范圍也作了限定:報價產品必須在《2012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衛生機構醫用耗材及檢驗試劑集中采購目錄》范圍內的中標產品或備案產品以及不在招標范圍類自主采購產品,提供相應的產品的授權書,同時中標產品或備案產品在網上必須能夠點擊配送。
賽柏藍器械從該醫院聯系人處了解到,上述二次報價是該院第一措施,如果耗材企業競價不能滿足降幅要求,那就意味著要淘汰出局了,出局之后由新進入的競標產品補充,也即使該院的第二措施。
要求競標產品應為目前醫院現有規格型號和生產廠家,如果與本院現用產品的型號規格和生產廠家不同的,以兩票制廠家優先(提供供貨證明,設備科負責核實)。
廣西是今年年底內要全面取消耗材加成的省份,在去除耗材價格虛高的問題上,可以看到,醫院為了落實《醫用耗材專項整治方案》中的有關內容,降低取消耗材加成后自己的運營成本,已經將院內詢價工作量化了。
對醫院而言,可能這也是迫不得已,只有將耗材降幅量化,才能對運營成本的降低數據有個大致了解。而對已經是進入院內耗材產品供應的企業而言,陽光掛網的全國最低價只是一道門檻,后面還有院內議價,以及直接將降幅列出來的產品競價,如果不達到這個降幅,將失去該院的耗材供應市場。
關于院內競價,不止量化降幅這一種措施。前段時間,安徽省太和縣人民醫院發布公告,要對醫院現用國產骨科耗材進行公開競價。
該院決定采用的競標議價方法是:在醫院原使用骨科耗材品牌(威高、創生、大博、春立、富樂、天津威曼、山東航維、北京京航)的范圍內,重新選取部分品牌進行公開競價。
公告還強調,投標人必須能夠執行“兩票制”,可以“一票制”的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
也即,原本進入該醫院的8個骨科耗材品牌中,將只有部分品牌能繼續在該院銷售,其他淘汰出局。而誰能留下,將主要由價格、能否“一票制”直接配送,以及售后服務能力等決定。
兩種院內競價方式,一個明確降幅,一個遴選品牌,耗材供應商們的壓力顯然不再只有掛網采購的全國最低價,就算進了醫院,也可能被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