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后天氣逐漸炎熱,
各路蚊蟲出沒,
民間有五毒的說法,
也就是蝎子、蛇、蜈蚣、
壁虎、蟾蜍,
所以說端午節前后
是與蚊蟲做斗爭的節日。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蚊子是第一大致命殺手。
蚊子叮咬后最可怕的是能傳播致命的傳染病。
1、瘧疾
由中華按蚊傳播,會造成脾腫大,甚至導致死亡。
2、登革熱
由白紋伊蚊(俗稱花蚊子)傳播,會出現高燒、劇烈頭疼的癥狀。
3、Z腦
由三帶喙庫蚊傳播,孩子是主要受害對象。
4、基孔肯雅熱
由白紋伊蚊傳播,高燒、皮疹、關節疼痛,幾個小時就能讓關節喪失功能
什么人招蚊子?
招蚊子跟血型沒關系。
蚊子愛咬誰與人體呼出的
二氧化碳和體表分泌的乳酸有關。
以下6種人最受蚊子的偏愛。
塊頭大、呼吸快的人
愛出汗的人
新陳代謝快的人,尤其是兒童和青少年
穿深色衣服的人
常化妝的人
孕婦
嬰幼兒散發的熱量比較多,
呼吸頻率比較快,
因此更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
體溫高就容易出汗,
嬰幼兒皮膚更易出汗,
而汗液中的乳酸和氨類化合物等
成分對蚊子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被蚊子叮了怎么辦?
被蚊子叮咬后,
一般都是紅腫狀態,伴隨瘙癢。
劃十字,抹唾沫,根本不管用
這時一定要避免過分抓撓,發生感染。
很容易越撓越嚴重,形成大片紅腫。
嬰幼兒多半出現的紅腫會比成年人更厲害,
是因為由于寶寶與成年人
相比皮膚嬌嫩,表皮薄,皮下組織疏松、
血管豐富,被蚊蟲咬后局部會出現明顯的反應,
容易起水泡;
成年人對蚊蟲的免疫力已經逐漸建立,
癥狀也相對較輕。
蚊蟲叮咬后,
寶寶有哪些癥狀?
1、寶寶皮膚嬌嫩,血管豐富,表皮較薄。萬一蚊蟲叮咬后,局部很快有腫脹、發紅的癥狀反應,常見于兒童的臉上、胳膊和小腿上。
2、被蚊蟲叮咬后會有強烈的癢疼感,他們總是不停的用小手抓搔。因小孩自控和忍耐能力差,常常會有抓破皮膚甚至流血現象出現。
3、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被叮咬后可引起皮膚過敏,誘發蕁麻疹。不但叮咬處紅腫,全身皮膚均可出現大紅疙瘩。
驅蚊小妙招
1、經常洗澡除去體表分泌物及微生物,杜絕臭味的源頭!以減少被蚊蟲襲擊的可能。
2、在臥室內擺放一兩盆盛開的夜來香、茉莉花、米蘭、薄荷或玫瑰等,蚊子因不堪忍受它們的氣味而躲避。
3、把蚊子容易滋生和繁殖的地方打掃干凈。靜水和阻塞的水槽都是蚊子繁殖的地方,因此,清除房前屋后及室內積水,可有效防止蚊蟲的滋生!
4、針對蚊蟲趨光、喜高溫陰暗潮濕環境和晝伏夜出的習性,可在晚上暫時關閉燈光,待蚊子離開后迅速封閉房間亦或在門外安置捕蚊燈!
5、多食糙米、豆類、干果、硬果、花生仁、水果、綠色蔬菜、奶類、河鮮、海鮮等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
重點來啦
↓↓↓
給寶媽們推薦一款安全
無添加的寶寶皮膚外用皮膚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