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要養心。養心,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調暢情緒。比如,若某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就不要繼續糾結。表面上看是就事論事,其實是放不過自己。自己的心不安,導致五臟六腑皆失其和,最終受害的還是自己。所以,事過則心亦放下,這對于健康非常重要。養心的至高境界是“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思是說,到了這個境界,外境不能擾心,內心靜而安,百病不生,身心歸于和諧。
養生的真正意義在于養精、氣、神。因為生命即是精氣神的統一。養生的最高效果即是讓精氣神平衡,使人體臟腑保持旺盛的生理功能。上述的《內經》觀點即是養精氣神的方法。大體來說,養生的核心理念是順應四時以養精氣神。
簡單來說,即春養肝木之生,夏養心火之長,秋養肺金之收,冬養腎水之藏。四時養生各有方法,《內經》有明確的說明。比如,現為夏天,夏天養生的原則是“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意思是說,夏季的三個月,謂之蕃秀,是自然界萬物繁茂秀美的時令。此時,天氣下降,地氣上騰,天地之氣相交,植物開花結實,長勢旺盛。人們應該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厭惡太陽。情志應保持愉快,切勿發怒,要使精神之英華適應夏氣以成其秀美,使氣機宣暢,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對外界事物有濃厚的興趣。這是適應夏季的時令,保養夏長之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