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科普月期間,科協領導帶隊走進山東朱氏藥業集團,既是對企業科普貢獻的認可,也是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務實舉措,為行業樹立了“科技賦能產業、科普服務民生”的標桿典范。以下從活動背景、企業科普優勢、活動意義三個維度展開分析:
一、活動背景:全國科普月掀起全民科學熱潮
2025年全國科普月以“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夯實科技強國基礎”為主題,多地通過主場活動、專項行動、特色展覽等形式推動科普資源下沉。例如:
北京:聯動16區及經開區,推出北京科學嘉年華、科技助老等30余項活動,AI科普特派員“小科”引領觀眾“云探訪”科研機構;
紹興:發布“新質生產力科普體驗館”地圖,圍繞集成電路、醫療器械等領域揭秘產業黑科技;
棗莊:構建“1+4+8”活動體系,動員企業科協、科普教育基地等主體參與聯合行動。
在此背景下,科協領導帶隊走進朱氏藥業集團,既是對企業科普實踐的實地調研,也是對“大健康+科普”融合模式的深度探索。
二、朱氏藥業集團:科普與產業雙輪驅動的標桿企業
作為山東科普創作協會會員單位,朱氏藥業集團在科普領域已形成獨特優勢:
科研實力支撐科普內容
集團擁有院士工作站、省級工程實驗室等科研平臺,累計獲得專利800余項,涵蓋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領域。例如,其研發的遠紅外磁療貼、液體創口貼等產品,通過科普展覽可直觀展示“材料奠基石,健康向未來”的科技原理。
與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江南大學等機構合作,將抗新冠病毒功能性環糊精等前沿技術轉化為科普素材,增強公眾對醫藥創新的認知。
多元化科普實踐
科普創作:集團領導朱坤福、祝蕾創作的《中醫教你吃出免疫力》《青少年近視中醫療法》等作品,獲山東省科普創作大賽一等獎,以通俗語言傳播中醫科學知識。
科普活動:舉辦60余場中醫普及活動,覆蓋青少年、老年人等群體;開發特色科普產品,如結合X射線成像技術的互動展項,滿足不同年齡層需求。
產才融合:通過“新人培訓晉升計劃”“外腦人才引進計劃”,培養兼具科學素養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科普事業注入新鮮血液。
產業與科普協同發展
集團業務涵蓋醫療器械、醫用耗材、保健食品等600余個品種,產品出口70余國。科協領導調研可深入了解企業如何將科普融入產業鏈,例如通過科普展覽提升消費者對醫用敷料、康復器具的認知,促進產品市場拓展。
三、活動意義:推動科普與產業深度融合
樹立行業標桿
朱氏藥業集團通過“科研-科普-產業”閉環模式,為醫藥行業提供可復制的經驗。例如,其與高校合作開展“藥學人才振興計劃”,培養既懂技術又善傳播的科普人才,助力解決行業科普人才短缺問題。
促進產學研用對接
科協領導帶隊調研可搭建企業與科研機構、科普場館的溝通橋梁。例如,朱氏藥業可與北京科學嘉年華、紹興新質生產力科普體驗館等平臺合作,共享科普資源,擴大技術成果的社會影響力。
響應國家戰略需求
活動契合《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25年)》目標,通過企業實踐推動科普資源均衡化。朱氏藥業在基層醫療、家庭健康等領域的科普探索,有助于提升公眾健康素養,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