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讀
古語有云,藥毒不分家,砒霜更是以毒入藥的重要代表,但其作用機理始終不為人知,進而導致人們對砒霜入藥戰戰兢兢。近日,中國福建醫科大學的盧坤平教授等人在著名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徹底打破了這方面研究的空白,他們發現了砒霜,即三氧化二砷(ATO),跟全反式維甲酸(ATRA)聯合使用治療多種癌癥的機制!以后“砒霜抗癌”再也不是謠傳了!
其實“砒霜治病”由來已久,中醫古方多有記載砒霜對昏睡病、肺結核的良好效果,有許多科學家進而展望利用砒霜徹底消滅腫瘤。然而,這一切似乎僅停留在民間療法、猜想、臨床統計的層面,缺乏準確的機理描述使砒霜的作用眾說紛紜,相關研究也只能畏首畏尾。
曾經,Beth Israel Deaconess醫學中心(BIDMC)癌癥中心的Pier Paolo Pandolfi醫學博士團隊證實ATO與ATRA聯用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有一定效果,可將APL的治療從高度致命轉變為高度可治愈的狀態,但對其作用機制不明所以。
現在,同屬BIDMC癌癥研究所的盧坤平教授團隊發現ATO與ATRA是通過摧毀Pin1蛋白來抑制癌癥驅動途徑,也就是說,只要腫瘤細胞中存在Pin1蛋白,砒霜就是它的克星!
在談ATO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前,得先說說腫瘤發展過程中Pin1酶扮演了什么角色。Pin1酶是肽基脯氨酰順反異構酶,可改變磷酸化蛋白質的功能,從而激活超過40種癌癥驅動蛋白,是癌癥信號傳導網絡的主要調節因子,同時還能使超過20種腫瘤抑制蛋白失活。
Pin1酶在大多數人類癌癥中過度活化,在癌癥干細胞中特別活躍,是驅動腫瘤起始、進展和轉移進程的限速酶。
最重要的是,Pin1的表達與細胞分裂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說,對癌細胞這種分裂旺盛的細胞來說,Pin1總是過表達,因此,針對Pin1的藥物,包括ATO與ATRA聯用,總能準確摧毀腫瘤細胞,同時將對高分化的組織細胞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那么,ATO與ATRA究竟對Pin1做了什么呢?ATO進入腫瘤細胞后,可強力非共價結合Pin1活性位點,滅活多種癌蛋白,激活許多腫瘤抑制因子,抑制癌細胞生長,但同時會引起細胞表面通道蛋白降解,引起ATO抗性。另一方面,ATRA也可以直接抑制和降解Pin1,但效果一般。
然而其能激活水通道蛋白9(AQP9),增加細胞對ATO的攝取,解除了細胞對ATO的抗性,二者的協同作用抑制了Pin1的功能和自我更新,使抗癌效果有效擴增,阻斷了多種致癌途徑。簡單來說,ATRA會為ATO打開并穩定進入腫瘤細胞的通道,而ATO就借此摧毀Pin1,進而殺滅癌細胞。
不僅如此,ATO與ATRA聯用還解決了一個困擾個體靶向治療發展的大問題—耐藥性。我們知道,目前的療法依舊無法有效地靶向腫瘤起始細胞和癌癥干細胞(TIC / CSC),而TIC / CSC是造成腫瘤起始、生長、轉移和耐藥性的原因。
在TIC / CSC中,Pin1是一種關鍵的驅動因子,也是癌癥中獨特的藥物靶點。研究人員發現,Pin1能夠高度富集乳腺TICs / CSCs,促進其自我更新和腫瘤的發生,而ATO與ATRA聯用靶向Pin1就意味著是同時阻斷多種癌癥驅動途徑并消除TICs/CSCs,從而從根源上阻斷腫瘤耐藥性。
這項研究在細胞層面解釋了ATO與ATRA對腫瘤的作用機制,為多種癌癥的治療提供了一種極具前景的低毒性選擇,也為Pin1抑制劑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同時,我們也明白,藥毒本一家的中醫思想并非空穴來風,毒藥的準確應用,對疾病的治療同樣重要,這也是新藥研究方向的進一步開拓,我們期待有更多的新發現為腫瘤患者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