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喜歡吃狗肉,那么吃了有狂犬病毒的狗肉,會得狂犬病嗎?
狂犬病病毒不耐高溫,經56℃30~60分鐘或100℃2分鐘即失去感染力。腦組織中的病毒常溫下可保持活力7~10天,4℃可保存2~3周。因此,有狂犬病病毒的狗肉,煮熟后吃就可以了。
被寵物咬了或抓傷后,該怎么呢?
Ⅰ級暴露者,無需進行處置。狂犬病病毒對肥皂水、乙醇、過氧化氫、碘制劑等敏感,45%~70%乙醇、1%肥皂水以及5%~7%碘溶液均可在1分鐘內滅活病毒,Ⅱ、Ⅲ級暴露后應立即處理傷口,并進行相關免疫預防處置。
被狗咬后不必立即接種疫苗,先觀察十天再說,這樣的做法對嗎?
不對。暴露后應盡早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
符合以下情況的可以采用“10日觀察法”。
①10日觀察法僅限于家養的犬、貓和雪貂,且傷人動物需有2次明確記載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種史;
②10日觀察法要考慮眾多因素,如:暴露地區的動物狂犬病流行病學、傷口類型、暴露嚴重程度、傷人動物的臨床表現及其免疫接種狀況、傷人動物進行隔離觀察的可能性以及實驗室診斷的可獲及性等。
③暴露后預防處置應立即開始,如有可能,應對可疑動物進行識別,隔離觀察(外觀健康的犬或貓)或安樂死后進行實驗室檢測,在等待實驗室結果或觀察期內,應繼續進行疫苗的暴露后預防接種。
如實驗室檢測陽性,應立即進行回顧性風險評估以確定所有可能暴露人群,并應給予其暴露后預防程序。
如可疑動物無法進行實驗室檢測或觀察,則應給予全程暴露后預防,如果動物經適當的實驗室檢測證實未感染狂犬病則暴露后預防可以終止。
當健康且接受過正確的疫苗接種(至少兩次有效的狂犬病疫苗接種記錄)的家養犬、貓或雪貂傷人時,如易于進行10日觀察,尤其是當傷者在過去的3個月內曾經接受過暴露前預防或暴露后預防免疫治療時,在確保給予傷者恰當的傷口處理前提下,可推遲加強免疫接種。
傷口的處理
1、沖洗傷口:用肥皂水(或其他弱堿性清洗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清洗咬傷和抓傷的每處傷口至少15分鐘。如條件允許,建議使用狂犬病專業清洗設備和專用清洗劑對傷口內部進行沖洗。最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以避免肥皂液或其他清洗劑殘留。
2、消毒處理:徹底沖洗后用稀碘伏(0.025%~0.05%)、苯扎氯銨(0.005%~0.01%)或其他具有病毒滅活效力的皮膚黏膜消毒劑消毒涂擦或消毒傷口內部。
3、通常情況下不要對傷口進行包扎處理,如果確實需要包扎,也應該在醫學處置門診處,由醫生規范處理傷口及包扎。
什么情況下需要打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1、除Ⅰ級暴露外,其他暴露均需打狂犬疫苗。
2、被動免疫制劑,即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馬源抗狂犬病血清,通過浸潤注射到傷口周圍即刻提供所需的中和抗體,中和傷口處理時殘留在傷口內部的病毒,以阻止病毒進入神經組織從而獲得快速保護作用。WHO狂犬病專家咨詢委員會建議,所有首次暴露的III級暴露者,以及患有嚴重免疫缺陷、長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劑、頭面部暴露的II級暴露者均應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被動免疫制劑應盡早使用,最好在傷口清洗完成后立刻開始。如未能及時注射,在第一劑狂犬病疫苗接種后的7天內均可使用。7天后疫苗引起的主動免疫應答反應已經出現,此時再使用被動免疫制劑意義不大。
狂犬疫苗有什么需要注意?
1、原則上是接種越早效果越好。
2、狂犬病疫苗的接種暫無禁忌癥,接種后少數人可能出現局部紅腫、硬結等,一般不需做特殊處理。極個別人的反應可能較重,應當及時就診。如果接種者對正在使用的狂犬疫苗有嚴重不良反應時,可更換另一種狂犬疫苗繼續原有程序。畢竟,狂犬病的病死率達100%。
3、孕婦也可以接種。理論上,狂犬疫苗中沒有任何一種成分會影響人類生殖細胞的染色體,在基因水平上危害人類,也不會對胚胎或胎兒的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造成影響。目前研究表明,合格的狂犬病疫苗不會對孕婦產生不良影響,也不會影響胎兒。狂犬病疫苗為滅活病毒疫苗,滅活病毒不能通過胎盤屏障,不會導致胎兒出現異常;目前國內外開展的研究均未發現狂犬病疫苗引起流產、早產或致畸現象。
4、正在進行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的兒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種狂犬病疫苗。接種狂犬病疫苗期間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種其他疫苗,但優先接種狂犬病疫苗。
5、盡量使用同一品牌的疫苗。
合規、學術推廣成為行業必然選擇,但現在大多數代表只會刷臉、做客情,根本不懂怎么做專業學術信息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