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紀委監察委7月9日公布消息:信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方波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省紀委監察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簡歷顯示,方波1960年出生,曾歷任信陽市固始縣縣長、固始縣委書記等職,2011年9月至今任信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值得注意的是,方波在任固始縣一把手期間,固始縣人民醫院從公立變成民營,而控股方是一家物流企業。對此,有人長期舉報。
推動縣醫院私有化改革
固始縣人民醫院原本是一家公立二甲醫院,始建于1951年。縣政府網資料顯示,經過2001年和2004年兩次改制,醫院先是變為國有控股,后變為深圳市華鵬飛物流有限公司(民營企業)控股。
2004年,方波在主政固始縣人民醫院改革時,將縣醫院股權賣給物流企業。經過這一番改制,固始縣人民醫院從公立醫院變為民營醫院,控股方是一家物流企業。股份制改革后,民營企業董事長張京豫以1600萬入股該醫院。此次改革,政府退出大部分股權,醫院轉為非國有性質。改制后,該醫院中,國有股占5%,企業股占47.93%,內部職工股占47.07%,醫院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第二次改制后,該醫院運營長期不如意。截至2009年底,醫院資產總額2.02億元,資產負債率30%,負債6000多萬元。這種狀況曾引發醫院員工不斷向上級反映情況,并且,在改制后,一直有人實名舉報方波徇私舞弊低價折股、轉讓國有資產,惡意串通私商中標。還引起了河南省政府的關注。
多地“醫改掌舵人”落馬
“醫學界”注意到,近年來,各地醫改“掌舵人”落馬的新聞屢見報端,即使是醫療改革“走在全國前列”的深圳也不例外。2016年8月9日,“廣東省紀律教育學習月活動”披露了深圳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原主任江捍平的貪腐細節。而這位為人所不齒的“腐敗分子”,曾經一度是“深圳市醫療衛生系統掌舵人”
2016年,河北省衛計委副主任朱會賓日前被查,為當年全國落馬級別最高的衛計委官員。據了解,朱會賓2013年11月任職河北省衛計委副主任,并且兼任省醫改辦主任,在他主政河北醫改期間,推行了不少醫療改革的舉措。被外界普遍解讀為河北省醫改的“掌舵人”。主持一省醫療改革的“掌舵人”,竟也因“涉嫌嚴重違紀”而落馬,引發了業內的廣泛熱議。
除了上述的幾位,同樣落馬的“醫改掌舵人”還有原云南省委副書記,“宿遷醫該”曾經的“掌舵人”仇和。仇和在任職宿遷市委書記期間,曾大刀闊斧推進改革,包括賣光公立醫院,極具爭議。醫改“宿遷模式”因此被全國所知。關注醫療改革都知道,在仇和主政下的“宿遷醫改”,宿遷124個鄉鎮公立衛生院和10個縣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全都改成了民營。這場醫改也被稱為“賣光式”醫改。直到今年7月份,宿遷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開業,宿遷才有了“第一家”公立醫院。
會影響醫改進程嗎?
有人認為,作為“醫改掌舵人”的衛生系統高官,他們落馬后,在任上所推行的醫改必然涉及到諸多利益的糾葛,財務、人事和醫改政策的推行,都將會收到很大影響;也有人認為,“醫改掌舵人”的落馬,并不意味著醫改的失敗,他們主持醫改期間所推行的醫療衛生事業改革,也取得過不少成效,不能“一棍子打死”。
以此前落馬的“廳官”朱會賓為例,他主政河北醫改期間,河北省在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和醫務人員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欒城模式”,更是被譽為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樣板;江捍平主政深圳醫改期間,同樣也贏得了各界諸多贊譽,取消藥品加成、醫藥分開改革、建立公立醫院管理理事會和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等,這些改革和建設都是江捍平留下的深圳醫改經驗。
一位公立醫院的管理者坦言:“醫改掌舵人的落馬,并不意味著醫療改革的失敗。”即使是闊別“宿遷醫改”十年的仇和,其建立社會投資機制、鼓勵市場競爭機制、引入企業經營機制的改革思路依然對當前的醫療改革產生著影響。
總而言之,無論醫改“操盤手”的結局如何,醫療改革的步伐仍將繼續。正如原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所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是一項十分復雜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