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醫藥將投資21億在廣東佛山建設養護中心及配套住宅,完善復星大健康產業鏈布局。藥企收購醫院的大戲,一直在上演:康美通過持股通遼醫院,以綜合建設輻射內蒙古東北部區域醫療健康中心;通化金馬拆資近22億收購5家醫院,與制藥業務形成雙輪驅動的產業結構;貴州益佰收購富臨醫院拓展腫瘤醫療服務領域的戰略發展方向。國企醫院轉型剝離、企業產業鏈的做大是這一現象的兩大主因。
8月22日,上海復星醫藥發布關于投資建設佛山禪醫健康蜂巢項目的公告。據報告資料顯示,佛山市禪城區中心醫院有限公司與上海復星醫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共同開發建設“佛山禪醫健康蜂巢項目”,本項目投資預算在人民幣 21億元內,計劃規劃出讓面積30,516.62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為122,066平方米,建設周期為36個月。
據悉,禪醫健康蜂巢項目將通過強化禪城醫院的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備,為其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同時進一步發揮禪城醫院在華南地區的醫療優勢和輻射示范作用,以其醫療資源為基礎打造健康蜂巢示范項目,從而持續完善復星集團大健康產業鏈的布局。
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婦女兒童醫學中心、護理型養老院,以及配套商住設施。
其中,婦女兒童醫學中心總計容建筑面積不少于56,000平方米,設計床位數不少于550張,不少于6間手術室,并同時符合《婦產醫院基本標準(試行)》二級或以上的硬件要求及《醫療機構基本標準》中兒童醫院二級或以上的硬件要求;而服務于該中心的正高級職稱人員須不少于20名、副高級職稱人員不少于35名。
規劃的護理型養院總計容面積不少于12,000平方米,設計床位數不少于200張,并符合《老年養護院建設標準(建標144-2010)》200張床位或以上規模的建設標準。
而配套商住設施部分的內容,在公告中并未披露。
關于復星醫藥&禪城醫院:
早在2013年,復星醫藥和禪城醫院首次“聯姻”,復星斥資近6.93億元,買下禪城醫院60%的股權;在2018年2月,復星加碼7.5億元受讓禪城醫院自然人股東謝大志持有的約21.43%股權,目前合計持有禪城醫院約85.43%股權。
復星公告資料顯示,對禪城醫院的加碼控股有助于進一步優化禪城醫院股權結構、推動集團內部資源整合,未來將與集團在廣東部署的的深圳恒生醫院、廣州和睦家醫院共同打造區域醫療平臺,共建珠三角地區醫療服務網絡,強化復星醫藥醫療服務產業在華南地區的布局。
佛山市禪城醫院(佛山市禪城中心醫院),原佛山市石灣區人民醫院,始創于1958年,在2011年晉級三甲醫院后,自身需要開始新一輪發展,所以,其加盟復星集團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醫院和藥企的聯手合作,一直在上演
今年以來,至少已有14家醫藥上市企業發起醫院并購投資項目,涉及23家醫院,其中不乏三級甲等醫院。通化金馬擬并購的企業最多,擬斥資21.91億元并購5家醫院資產。恒康醫療、信邦制藥、金陵藥業等企業的醫療收入占比已經超過20%以上甚至更高。其中,恒康醫療最為突出,醫療收入已占據公司營收的93.71%
康美:綜合建設輻射內蒙古東北部區域醫療健康中心
康美藥業發布公告,與通遼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通遼市醫院簽訂《醫療投資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投資建設“康美通遼醫院”,康美出資13億元,占67%股份;通遼市國投公司以實物出資,持股33%。
據資料顯示,通遼市醫院(原哲盟醫院)始建于 1950 年,目前已是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占地面積 6.2 萬平方 米,建筑面積 8.1 萬平方米,開放床位 1,400 張,年門診量 81 萬人次,收治住院 病人 6.1 萬人次,手術量 1.7 萬臺例,固定資產總值 8.7 億元。
康美此舉就在于與醫投公司協議合作,從而實現對通遼市醫院投資管理,打造三級聯動醫療聯合體,綜合建設輻射內蒙古東北部區域醫療健康中心。
同時,康美還將在在通遼新設立或收購一家符合資質的醫藥商業公司,在符合相關招標政策的前提下,統一供應和集中配送通遼市醫院、通遼市第二人民醫院、通遼市婦幼保健院、通遼市中醫院和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所需的醫 院藥品、醫用耗材。
也就是說,康美通過設立一家商業公司,實際擁有了多個醫院的管理權。
同時,這幾家醫院均為公立醫院,其中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也是一所三甲醫院,其始建于1972年,是一家國家三級甲等民族醫綜合醫院,編制床位1100張,年接診病人55萬人次。
通化金馬:與制藥業務形成雙輪驅動的產業結構
今年5月,通化金馬斥資21.91億元,收購七煤醫院、雙礦醫院、雞礦醫院、鶴礦醫院以及鶴康腫瘤醫院各84.14%的股權。標的公司承諾,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5家醫院合計實現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7159.13萬元、18557.61萬元和21187.22萬元。若并購完成,通化金馬將新增綜合醫院服務業務板塊。
資料顯示,5家醫院原屬于龍煤集團旗下區域煤礦集團,除鶴康腫瘤醫院外,其余四家均為三甲醫院。
通化金馬表示,被收購后,通過提供資金支持、藥品統一議價采購、制定并實施有效的激勵措施等,醫院近兩年的虧損金額將逐年減少,盈利能力整體呈現改善趨勢,預計2018年將開始盈利。
此后,通化金馬還表示,此次重組如果順利完成,上市公司將獲得成熟的醫療服務業務,與制藥業務形成雙輪驅動的產業結構。未來將和這5家醫院在藥品研發、藥品銷售及采購、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整合,提高上市公司市場競爭力。
貴州益佰:拓展腫瘤醫療服務領域的戰略發展方向
去年12月27日,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益佰制藥將以人民幣1.35億元收購綿陽富臨醫院90%的股權。
2017年 2月 20日,貴州益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與四川富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協議書》, 雙方商定,在富臨集團將綿陽富臨醫院變更為營利性醫療機構之后,益佰制藥將受讓富臨集團所持有該醫院90%的股權。
公告顯示,本次貴州益佰收購富臨醫院后,公司將結合區域及醫療行業發展實際情況,重點打造以腫瘤治療中心、婦產綜合診療為醫療特色的戰略發展規劃,對醫院原有優勢科室,繼續增強、做大、做精。這符合公司積極拓展腫瘤醫療服務領域的戰略發展方向。
據了解,富臨醫院從2001年開辦至今建立了40余個專業學科,包括:腫瘤科、預防保健科、婦產科、婦女保健科、兒科、小兒外科、兒童保健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此外,醫院核定編制床位460張,目前開放371張。
濟民制藥:3.44億元的收購并增資鄂州二醫院,獲得80%的股權
更早的有2016年12月15日,濟民制藥,以3.44億元的總價收購并增資鄂州二醫院,獲得80%的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后,鄂州二醫院將成為濟民制藥的控股子公司。
其實在2003年,鄂州二醫院作為鄂州當地一家公立二甲醫院,就以5000萬元被整體轉讓,買方位浙江私人老板(浙江尼爾邁特集團),本次是鄂州二醫院的二次易主。
濟民制藥表示“這一收購將進一步擴大公司醫療服務業務,打造公司新利潤增長點,增強公司盈利能力”。
兩大因素驅動
政策背景:國企醫院轉型剝離
2016年,國務院發文要求,2018年底前,國有企業主辦的醫院被要求全部剝離出去。2017年,六部委發文再次“劃重點”強調時間底線,以分離移交、重組改制、關閉撤銷等方式,剝離國有企業醫院等。2018年3月,國資委等三部委發出最后通牒,進一步推進大型獨立礦區企業辦醫療機構改制,提出應盡可能移交到地方政府、專業化機構或企業管理,2019年起不再以任何方式向醫療機構提供補貼。
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今,民營資本已完成20多項國企醫院收購,其中超過10項是多家醫院整體打包出售。目前,還有2000多家國企醫院“待嫁”,大多數是二級及以下醫院。
“現在最好收購的醫院標的,就是國企醫院。”在業內人士看來,國企醫院擁有固定的就醫人群——企業職工,又沒有純公立醫院所涉及的編制等多方面問題,并購改革難度相對較小。但是,要從中挑選出優質醫院,企業尚需做充分調研,包括內部科室設置、品牌、醫生資源等多方面內容。
市場所需:企業需做大產業鏈,加強產品垂直梯隊建設
在兩票制、分級診療、一致性評價、醫保等多項醫藥行業政策下,以及行業競爭日益激勵的環境下,大多數醫藥企業已不再將擴展業務面作為優先考量,通過對醫院終端的收購,更多地專注于增強自身主營業務的硬實力,有利于其產業鏈的延伸,同時為其產品垂直市場梯隊的建設做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