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風濕與類風濕的區別:
1、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是由鏈球菌感染造成的。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為主的系統性疾病。
2、風濕性關節炎常見累及大關節(膝關節、肘關節等),不造成關節的畸形。類風濕關節炎往往侵犯小關節(尤其是掌指關節、近端指間關節、腕關節),也會侵及其他大小關節,晚期往往造成關節的畸形。還可出現類風濕結節和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的內臟病變。
二、風濕骨痛的日常保健療法:
1、熱療物理療法,能緩解痛苦和關節腫脹,有助于維持及恢復關節功用。春季,秋季,冬季要特別注意關節的保暖防寒,并且進行合理的體育鍛煉,如太極拳、慢跑、各種體操活動等。游泳跟瑜伽也是非常好的鍛煉方式。
2、中藥熏蒸療法
(1)透骨草30克,紅花15克,五加皮20克,白芷15克,川芎20克,海桐皮20克,雞血藤20克,赤芍20克.伸筋草15克,加水共煎30分鐘,按上法熏洗患處,每天1?2次,每次1小時。
(3)用桃枝、楊枝、桑枝、柳枝、槐枝、紫蘇梗、石菖蒲、老蔥、生姜各250克,先把石菖蒲、老蔥、生姜搗爛放桶內,再把其他藥物共煎煮倒入桶內,按上法熏洗患病部位,每天2次,每次30?60分鐘。
(2)威靈仙250克,甘草250克,加水共煎.按上法熏洗患部,每天1次,每次1小時。
--注意:按配比添加,可就近到中藥店購買,藥店是按重量稱量好的。熏洗藥不可內服;炎熱季節.熏洗藥液不可過夜,以防變質;在治療期間注意適當休息,切忌過勞;煎藥所加清水當視具體情況而定,不可太多或太少,太多則濃度太低,太少則熱力不夠,均會影響療效。
三:風濕患者的飲食注意:
日常補充高蛋白、高維生素、低脂肪營養,食物應清淡易消化,避免吸煙、酗酒及辛辣等過于刺激的食物。類風濕關節炎宜選食祛風、化濕祛寒的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如鱔魚、白鴨、蛇肉、羊肉、狗肉、骨髓、生姜、花椒、紹興酒、薏苡仁粥和新鮮水果等。通過食物來扶正祛邪,宜采取蒸、燉、煮或者煲湯等烹調方法,以保持食物的食性不變。
濕氣遇寒為濕寒,遇熱為濕熱,遇風為風濕。風盛者,宜用蔥、姜等辛溫發散之品;寒盛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溫熱之品,而禁忌生冷;濕盛者,宜用茯苓、薏苡仁等藥品:熱盛者,一般是濕熱之邪交織在一起,藥膳宜用黃豆芽、綠豆芽、絲瓜、冬瓜等藥食物,而不宜吃羊肉及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