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醫療走高端路線被攔截!
近日,西部省某地市級高端私立婦產專科醫院(以下簡稱“A院”)院長向《看醫界》“訴苦”稱,在公立醫院特需服務和醫聯體的雙重圍剿下,原本以高端化服務為特色的A院,市場空間被大大擠占,業務現下滑趨勢。
據該院長介紹,A院原本是企業醫院,轉制后定位當地“第一高端婦產科醫院”,通過特色化的服務逐漸取得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成立近10年,年新生兒分娩量從最初的300例上升到2000多例,排名也曾長期占據當地第二名,僅次于該市人民醫院。
但好景不長,自從該市婦幼保健院開展特需服務以后,由于價格相近,且為公立醫院,不少當地產婦直接被分流過去。目前,婦幼保健院的新生兒年分娩量已經超過了A院。
A院院長無奈地表示,本來尋求差異化競爭,卻沒想到公立醫院一旦反應過來,A院當真有些招架乏力。而且,該市婦幼保健院還加入了省內醫聯體,一些縣域居民也被其收入囊中。更為尷尬的是,該市距離省城市中心也不過1小時車程,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干脆選擇到成都分娩。
民營醫院傳統地盤也被搶奪
事實上,A院反映出的私立醫院現狀并非個例,全國各地都出現了公立醫院爭搶私立醫院生存地盤的情況。
尤其是在不少省市放開公立醫院特需服務后,公立醫院不僅可以和私立醫院比拼就醫環境,還能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價格策略,而他們手握的專家資源更是攻城略地的殺手锏。
“大家以為圖片中宣傳治療脫發、白癜風的醫院是民營醫院嗎?錯了!其實是河南省一家知名的省屬公立三甲醫院!”在一次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第六屆管理學術年會上,中華中醫藥學會社會辦醫管理分會副主任、長峰集團CEO韓曉峰的介紹,讓與會的民營醫院代表頗為吃驚。
據韓曉峰預測:因為在分級診療的壓力下,大型公立醫院將開始蠶食爭搶民營醫院原來賴以生存的病種,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的正面對壘必然會到來!而且由于公立醫院的品牌效應,將使得大量的患者聚集到公立醫院。
醫聯體或將成為最后一根稻草
與此同時,“醫聯體”也成為了很多私立醫院的心頭之痛。在“醫聯體”建設中,私立醫院很難參與其中發揮作用,通過省-市-縣-鄉一層層“密不透風”的內部轉診體系,連基層患者都被牢牢鎖在其中,私立醫院幾乎被邊緣化。
更為嚴酷的是,大醫院正在加固其虹吸效應。一些縣醫院干脆和北京、上海或是省會城市三甲醫院直接建立醫聯體合作關系,大三甲醫院專家定期到縣醫院坐診、手術,甚至把疑難重癥的患者轉走。不僅如此,不少省會城市三甲醫院也紛紛到地級市建分院,導致當地公立醫院都如臨大敵。
共享醫生或將是突破口
可以說,A院其實是我國整個醫療體系的一個縮影,也道出了眾多私立醫院院長的掙扎。那么,私立醫院在層層包夾下真的找不到突破口嗎?
A院院長向《看醫界》表示,他們一直在思考如何扭轉局面,尋找新的差異化競爭點。而他想到的是發展婦科疑難腫瘤,這個當地尚未被瓜分的專科。不過擺在他面前的另一個難題就是“醫生到哪里找”。目前,他正在找機會與相關領域的醫生集團或者是省級大醫院中比較知名的多點執業專家團隊進行合作。
A院長的發展思路與上海市浦南醫院十分相似。據了解,目前,浦南醫院已悄無聲息地與近30家醫生集團達成合作,在三甲醫院林立的上海灘建立了自己的知名度和患者群。A院院長覺得,浦南醫院的經驗或許正是很多私立醫院突破優質醫生資源、醫院聲譽、病源等一系列困境的好出路。
據《看醫界》了解,目前越來越多的民營醫院在打造共享醫生平臺,以打破公立醫院的強勢壟斷,實現優質醫生和病源的雙突破。